首届海峡两岸工业发展与合作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主题是“两岸合作创新,工业共赢发展”,会中全国工业总会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签署“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次论坛由台湾“经济部”次长沈荣津与大陆工业和资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担任论坛共同召集人,凸显“民间主办,政府参与”的特色,议题则集中于“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领域,探讨双方可能的跨产业合作模式,具有共同因应全球工业4.0发展浪潮的意义。惟近年来两岸产业合作的会议频繁召开,交流平台也相当多,如今这个由双方副部长级官员参与的论坛,是否能够突破以往窠臼,进而开创更多能够有效落实,且能创造产业实质效益的创新合作模式,备受各界关心。
就这次会议观察,论坛设立“智能制造发展合作”与“绿色制造发展合作”两个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机器人、3D列印、智慧装备和产品、智能化生产服务,以及科技环保、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绿色能源、绿色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研讨合作,显示两岸政府都已体会到全球制造业“再工业化”和“第四波工业革命”对各自产业的冲击。尤其两岸当前都面对制造业附加价值偏低的困境,以苹果iPhone手机为例,虽然台湾和大陆供应的组件占苹果手机近半,且都在大陆制造,但多数属于组装加工,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零组件则由日、韩企业供应,使得iPhone利润中,韩、美供应商分别获得4.7%和2.4%的占比,大陆靠着劳力投入只占1.8%,台湾只占0.5%,显示两岸都需要努力投入转型升级。
近几年先进国家如美国实施先进制造伙伴计画(AMP)带动制造业成长,日本也积极发展智能科技,强化工业基础技术提升制造业竞争优势,德国政府则推动“工业4.0”强化资讯科技在制造业的应用。韩国更决定至2020年前投入5兆6千亿韩元,并集中政府资源扶植智能型机器人、智能汽车、物联网、垂直升降无人机等19大领域的产业。这些都将影响两岸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地位。
对此,两岸不约而同分别启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和“生产力4.0”新战略,自然也开启两岸在“工业4.0”议题上进行合作的可能。但探究两岸产业合作的可行性,随着近年来两岸产业直接竞争与替代现象益加明显,大陆企业财大气粗地公开宣示并购我半导体设计公司,以及大规模对半导体、面板等高阶主管和研发人才进行挖角的消息频传,都让台湾各界担心两岸产业合作前景,甚至怀疑其必要性。因此,两岸当局应摆脱既有的“招商引资”或“形式主义”的传统合作交流模式,重新思考在“工业4.0时代”前瞻性市场机会上的合作机会与可行策略。
这次由两岸最具产业代表性的工业总会与工业经济联合会签署“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针对大陆“中国制造2025”和台湾“生产力4.0”相关重点领域开展合作,探讨协同创新与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同时协商解决两岸企业到对方投资营运面临的问题,完善产业合作的发展环境,强化两岸产业政策协调,实为一项好的开始。但是如何真正落实,仍有赖双方政府展现诚意,提出能够有效落实的方案,尤其需要着重下述三方面:
第一,为了大力采用资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11月初召开的2015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曾提出“共同倡议”,具体建议推动“两岸工业4.0产业合作平台”,以建构两岸在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领域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该倡议若能切实推动,将可运用大资料、云计算和物联网等资讯技术,针对两岸企业的智能制造与高值化需求,相互提供解决方案,如此即会有利于提高两岸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值得双方主管机关予以支持推动。
第二,在智能制造领域,为了结合双方的力量,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投资与恶性竞争,两岸应该就未来工业升级发展之关键领域,如新一代资讯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搭建创新应用跨产业交流平台,并善用两岸创新资源,在关键技术、标准化体系、产品规格、新兴应用与示范场域,进行共同研发与合作发展。
第三,目前台湾在绿色制程、绿色工厂和空污、水污、有害废弃物等处理设备及操作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并发展出许多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达到“共赢发展”,彼此应该推动建立“两岸绿色伙伴关系”,针对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发展绿色工厂、废弃物处理等领域,进行交流,除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外,同时也应该在法规制定、共同标准或产品规格制订、标章的相互认证,以及绿色技术服务业的品质认定等方面,进行合作,以完善绿色制造的发展环境。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