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上海究竟还要不要制造业?如何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上海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于制造业发展新机遇的种种问题在13日由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主办的以“‘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找到了解答。
受土地、劳动力及商务成本上升等的影响,近年来上海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而作为上海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外资制造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
对于本次大会主题中的“极致互联”一词,汉堡商会副主席米歇尔·韦斯特哈格曼深表赞同。“中德双方是最适宜的合作伙伴,”米歇尔·韦斯特哈格曼表示:“在‘工业4.0’中,汉堡市的领先地位来源于其强劲的工业基础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有像西门子这样的公司,使我们在制造行业非常领先,具有强大竞争力。而上海在智能港口建设、能源更新利用等方面同样有着不俗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工厂”崛起,无论是在华德国企业还是中国本土企业,都急需大量懂技术、求创新的新一代专业人才,以推动全新的技术革命,因而中德工程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鲍明莉表示,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很多在华德企也都在进行产业升级,然而在这其中,缺乏高素质、高水准的员工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短板之一。“我们需要更多像中德合作办学这样的项目,不仅能够极大地促进上海与汉堡两座城市的文化交流,更能够培养出一批有着创新思维、且愿意为中德合作发展做出贡献的年轻人。”
作为智能制造的示范城市,上海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开始实施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以及产业融合的战略,来探索制造业的新定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认为:“这些年的经验,再综合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制造业在上海,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大有可为。”
李耀新表示,制造业不但在城市经济发展、就业等领域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通常具有较长的产业链,通过产业融合,可以衍生出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细分产业和价值链。“特别是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制造业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从培育创新土壤,到承载高端要素,它都是开展研发活动最主要的部门。”
在当天会议期间,上海市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上海新增合同外资462.33亿(美元,下同),同比增长99.6%,显示外商投资上海的意愿较强。2012年至2014年,上海合同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1.1%、11.6%和26.8%。2014年合同外资达到316.09亿,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与服务业利用外资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上海制造业吸引外资近年来却呈现持续下降的势头。
2011年至2014年,上海制造业共吸收合同外资110.73亿,占全市合同外资比重约为11.2%,低于“十一五”期间25.6%的比重。一些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的制造业或者转移出上海,或者转型为研发设计,表现为上海的制造业引进外资在规模和比重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2014年制造业实到外资为17.44亿,占比为9.6%,较2011年的16.7%下降7.1个百分点。
但上海没有出现所谓外资倒闭潮或撤离潮。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上海提前终止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2.3%,减资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减少5.6%,说明外商对上海的投资有进有出,但总体上是进大于出。截至2014年底,上海共有外资制造业企业910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1/4;累计实际投资534.57亿,占全市实到外资总额的1/3。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