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创意休闲食品设备在市场上开始流行起来。豆芽机、空气炸锅、酸奶机、米酒机……近年来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些创意休闲食品设备既实用方便又节省时间,自己动手制作的食物又很健康,因此很受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
消费者的观念直接映射到休闲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休闲食品企业开始从低端休闲食品向高端休闲食品方向发展,产品品类细分和口味化。在中国的休闲食品企业中,不少生产企业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产品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和细分,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上个世纪从90年代开始,“洋”休闲大举进入国门,历经10多年,休闲食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饼干一类2003年就达到150万吨,全年销售收入在150亿以上,年环比增长18.25%。休闲产品主要有四种消费特征: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特产型,消费者涵盖全部人群:儿童零食、青少年享受、成年及老年人暇趣等。作为一个大的且快速膨胀的市场,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有如下几个特点,也是休闲食品的几个主流方向。
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越来越贴近人的饮食习惯和心理,要适口
1.带汤汁的,便于咀嚼,利于下咽和消化的,如将薯片与矿泉水捆绑销售;
2.满足求新、求变心态,人的味蕾要不断的以新的滋味的或口感的刺激中才可以保持持续的满意;
3.健康,尽管消费者对这一点不十分明确,但在其购买决策的诸影响因素中却很重要,消费者会对食品的功能性有一定需求,基于不同的功能成为市场细分的前提;
二、从人的购买和消费习惯与心理来看,要赏心、悦目、满足支配心。即“食、色、性”
1.方便性,卖点要近,购买过程要体现休闲的概念;
2.时效性,满足其心血来潮的非理性需求;
3.可观性,休闲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但要好吃还要好看,试问卖场里哪里最靓?散装产品区;
4.参与性,每个人都有支配欲,好吃好看再好玩就更酷了;
三、行业法规及宏观调控的拉动和改变
1.食品卫生准入制度,保证了更卫生更放心的消费环境,对进入门槛相对低的食品来讲无疑是抬高了门槛,客观上改善了行业环境;
2.行业的宏观调控促成区域的差异化,加入WTO,休闲食品不仅面临产品本身的升级问题,而且意味着竞争状态的改变,从今年国家对部分重工业的调控经验可以预见,整体性的调控不会发生,今后国家会以产业的角度出台相关法规引导行业做大做强,因此区域之间的同质化将逐步改善,其过程中会在一定区域表现出相当产品消失的情况,但同时,国家对一些传统的、民族的东西会重视起来,导致新行业的产生或发展;
3.从绿色食品标准的推进情况来看,绿色消费最终将成为世界大势,因此在休闲食品行业人们将更关注原产地和产品的上游环节,如象啤酒等很注意水质等原料的产地资源条件等;
4.某些突发事件改变或强化某种消费习惯或趋势造成新的休闲产业机会如“非典”过后,北京人对食品的观念肯定发生了某些变化,在生命与习惯之间,一些不利于生命持续发展的习惯将逐步消失,新的习惯必将导致新的细分市场诞生;
5.区位资源差异化优势在食品中成为附加价值中很重要的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幅员辽阔为休闲食品的产业格局产生巨大作用。原材料的生产状况和原材料的出身对产品价值的三个层次产生不同的影响。全国的一些有明显自然禀赋的区域将被发掘、深化、重整、升值。如蒙古,如西藏,如海南…….等,特别是内蒙的区位优势就比较明显,而且这种优势信息有了相当的传播基础:蒙药、蒙牛、草原绿鸟鸡以及红遍大江南北的肥牛火锅,这些极大地提升了其区位的品牌力,它不可复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若加以整合则将是一笔浩大的无形资产,基于同质化时代,这是不可逾越的差异化。
挑战:外来企业占绝对优势 价格战不持久
目前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仍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不少本土企业因无法紧跟市场发展步调,不能持续做大做强;再者,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休闲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却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
就目前来看,中国的休闲食品行业还处于中低端,休闲食品企业虽然众多,但小而散,不集中。生产技术和新品开发、渠道建设流通方面相对薄弱。不过,休闲食品企业面临很多的机遇,在这种强势区域板块的拉动下,中国休闲食品品牌化道路化日益激烈,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与品牌将会快速稳健发展领跑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休闲食品行业虽然在快速扩展壮大、在逐渐被企业所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目前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仍占据市场的绝对优势,不少本土企业因无法紧跟市场发展步调,不能持续做大做强,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这也是目前国内市场高端休闲食品一直被外资垄断的原因之一;再者,食品企业数量繁多,休闲食品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越来越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演越烈。诸多的因素使休闲食品企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品牌发展战略
(1)重视产品的研发,倡导产品的创新思维理念。休闲食品行业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产品更新速度快,市场对创新类产品接受程度快,时尚化趋势非常强,消费群体也普遍年轻,以儿童和青年人为主,青年人中以女性居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随市场而动,紧跟市场的潮流,加快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速度,创新一直是休闲食品行业孜孜不倦追求的产品研发境界,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可以每月出新产品,大型企业也常常能以季度来推广新品,一些新品推广和研发节奏慢的企业,常常以更换包装盒促销装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重视体验式营销和文化营销,但手段相对单一。时尚化、潮流化的市场环境下,体验和文化的营销魅力就更受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休闲食品企业也绞尽脑汁不断变化花样,表现为免费品尝、游戏体验、集卡换物、抽奖旅游,甚至很多非常重视产品成本的中小企业也在包装上印刷有各种游戏、棋盘和一些小故事。虽然比一些其他快消品行业的促销手法灵活些,但毕竟显得单薄,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果大家一味雷同,如年累月重复这样的活动,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还会滞缓企业的成长步伐。没有创新意味着保守,保守以为着落后。在3G时代的到来,网络、手机等传播手段的逐渐丰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更多的企业会引起重视并付诸尝试,其回报也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3)以产品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形象。因为产品在企业市场推广者的巨大分量,导致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产品广告的推广中,产品品牌受到高度重视,而同时会导致企业品牌受到忽视,投入也少得可怜,最终导致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淡薄,在企业推广其他新产品时会加大难度,前期投入的基础很难被借势,浪费了大量的广告资源。出现这样尴尬状态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系统长远的品牌规划,企业品牌如何宣传和推广,每个产品系列的宣传和推广如何互相促进和衬托等等都很随意,最终导致摸石头过河,看似想当然,实则很不科学。
(4)重视广告行为,漠视公关价值,社会责任感不强。企业逐渐发展装大到一定程度,对品牌的核心理念的诉求和社会对其的责任期望值都会相应增加。而且单纯的知名度已经显然不能支撑持久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于是一些知名企业开始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开始热衷于公益营销。而休闲食品行业因为是大众消费品,企业的资源、市场额度和社会影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要求必然增加,对其回报社会的期望也随之增加。为了维持企业持久的占有率和培养更多的忠诚消费者,休闲食品行业的公益营销势在必行。休闲食品企业在大量投放广告的同时,忽略了公关的价值和社会效应。从而最终导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和断层,一旦遇到产品和品牌危机,往往很难得到第三方的支持,更难获得消费者的谅解。公益营销是企业的战略行为,它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是企业的远期资产。企业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或者为了提升品牌形象而进行了社会公益活动,他一定是基于企业良性的发展前景和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有效掌控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对企业的促进作用也是立竿见影的。企业的公益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捐赠和资助的那一刻,应该在时间上延续,空间上拓展,渠道上翻新和丰富,网络媒体的炒作要配合线下活动的开展,传统媒体要配合新媒体的宣传,同时要善于利用公益的角度,多挖掘社会权威人士和精神领袖的作用,在弘扬社会正面道德公益精神的同时,逐渐夯实企业的品牌,丰富品牌的基因和理念,把情感和选择的理智等等综合基因移植到消费者的心智模式中,逐步培养起越老越多的对企业忠诚的消费者和拥趸,这才是企业公益营销的最佳境界。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