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新闻技术产品供应二手培训展会物流维修求购招商招标招聘企业

新闻

在这里读懂中国机械行业 搜索 搜索
新闻首页行业资讯政策协会企业荣誉人物访谈展会快讯职教新闻新年寄语
您的位置:盘古机械网>新闻资讯>职教新闻>详情

执著让梦想飞扬——记首钢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京唐公司副总经理李杨

时间:2014年05月27日浏览:318次收藏分享:

    “较真儿”,是心中永远的标尺

   曹妃甸——这是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京唐公司——一个成就首钢人钢铁强国梦的地方,一个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地方,一个让国内外钢铁界格外关注的地方。徐匡迪等老一辈院士、专家就曾殷殷嘱托:“要把首钢京唐钢铁厂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厂,拜托你们了……”

   承载着首钢人的梦想,肩负着钢铁强国的壮志,牢记着领导和各界的嘱托,首钢人在曹妃甸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和许许多多的首钢人一样,作为公辅筹备组组长,李杨从北京的动力厂来到了河北曹妃甸。

   创业难,从一无所有的人工填海造地,到建成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厂,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本来脸就冻得生疼,风刮起的细沙还不断地往上打,没点儿毅力的人待都待不住,更别提干工程了。”提起刚上岛没水、没电,生活设施几乎为零的情景,大家都记忆犹新。然而,不管环境如何艰苦,李杨以首钢人特有的执著和认真,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他一如既往地那样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那样严守着他“较真儿”的标尺。

   “他呀,面对工作,面对技术问题,面对工程的关键,那股‘较真儿’劲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不弄出个真章,他绝不罢休。”京唐公司高炉鼓风机作业区作业长卢成浩回想起京唐建设时期的李杨,不由地提高了嗓门:“那时候,我俩没少红脸,不是最好水平,达不到一流,哪怕是再小的问题,他都不让步。”

   电是能源之本。在工程建设中,电力更是一切机械和大型设备的基础。按照电力先行的要求,李杨率先组织在曹妃甸开工建设1号110千伏变电站工程,成为京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中第一个投入运行的功能单元,为后续上岛开工建设项目提供了充足的施工电源。然而,在电网建设方案论证会上,李杨就“较起了真儿”。

   “110千伏并网?国内就没有!常规电厂都是220千伏,技术成熟最保险,从设计到选设备都是现成的。”在场的所有专家对300兆瓦发电机组的并网方式提出了质疑。

   “这是传统方式,适合长距离传输。而京唐公司要建世界一流钢厂,紧凑布局是最基本的,传输距离最长才四公里,用220千伏虽然成熟,但以后运行成本太高。企业最终目的是什么?要用效益和产品说话。”李杨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技术不成熟我们可以去研究,一点点儿攻克。”

   事实证明,李杨的坚持是对的,供电系统采用了110千伏并网的整体网架结构,仅此一项每年可以节约电网基本容量费8640万元。

   “较真儿”是坚持、是胆识,是担当、是责任。

   京唐钢铁厂的建设全面铺开后,各路建设大军相继涌进这片充满蓝色梦想的热土,在方圆十余平方公里的施工现场内,300多家施工单位,几万名建设者排兵布阵,进行着多工种、多层次、立体交叉作业。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李杨负责的能源系统更是形成全面开花的局面,供电、供水、供风、燃气、制氧五大系统,不仅点多、线长、面广,而且横跨多个行业、与所有主工序均有接口关系。能源系统不能按进度推进,其他所有工序将受到影响。

  “牙咬掉了也得坚持住。”李杨肩负重任,果断决策:根据在建设期中项目繁多且大多数项目高度相互关联的特点,组织研究能源部建设期的管理模式,将能源部分成7个专业项目管理组,20个项目部,具有独立功能的单项工程74个。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李杨建立了以项目管理模式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及工具来完成这一复杂的“项目群”管理工作。他还针对能源项目建设的特点,制定了保工程进度和保各节点按时限完成等一系列计划和措施,并组织各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连续奋战,大力推进各项建设工作有序进行。

   “夏天的时候,他的衣服从来都是湿的。夹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每天风风火火地从一个工地奔到另一个工地。”李杨的这个形象深深地印在能源中心主任汪国川的记忆里。“到了一个工地,打开笔记本电脑,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抠,有一点问题他都要当场落实。”

   “困难再多也不怕,我们就是要像按着葫芦抠籽儿一样——抠一个少一个。”李杨的这句话,激励和影响着大家一起奋进。

   茫茫数十平方公里,他带领第一支踏上这片处女地的建设者们,为京唐公司建设打响了第一枪。海浪声声,为劳动者独享的是一个又一个壮美的日出与日落。

   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在艰苦的劳动中,在努力的奋斗中,李杨和战友们用汗水和心血使京唐公司的建设日新月异。

   当一轮红日从海平线上升起,阳光穿透薄薄的晨雾,投射在曹妃甸岛上时,这座曾经孤寂荒凉的小岛已是生机盎然。

   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有了,管理是关键。在过去粗放管理的模式下,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了多少能耗,哪些能耗环节缺少统计信息,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没有测量就没有管理,缺少对能耗的准确测量就无法实现更有效的管理。”李杨倡导集中一贯制,高效化、扁平化及统一性理念,将原来首钢及唐钢能源动力系统的分散管理体系整合为京唐公司集中一贯的能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京唐公司能源动力系统的建设方案,以“能源运行中心”为核心,建设一个生产——管理一体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围绕着这一中心对原有的动力、电力及氧气三个平行管理体系进行专业化重组。其后又将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把环境管理的职能归入能源部,形成“能源与环境部”,对能源与环境部的管理功能进行重新定位,逐步构建并完善了京唐公司的能源与环境管理体系。

   历尽艰辛攀高峰。包括李杨在内的首钢建设者们,用心血、汗水绘就了中国冶金史上绚丽的图画。钢铁冶炼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冶金部副部长殷瑞钰在一次参观调研中,与同行的院士、专家们一致认为,京唐公司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项目,完全按照“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的构想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运行,都体现着国家冶金行业的综合实力水平。

                            创新,是不懈的追求

   建设“四个一流”的现代化钢铁厂,不仅需要流血流汗,更需要不断地超越,以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大胆创新,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李杨就是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快跑的人。

   “转炉煤气制乙醇;电厂的粉煤灰细磨之后做成水泥原料;冷轧产生的氧化铁制成碳性材料;工业垃圾焚烧后进行蒸汽回收,用到海水淡化等现有设备上……”京唐公司能源环境部环保处处长刘玉忠一口气说了很多。 “这些都是李总提出的,而且还在不停地更新。对新技术的追求,他停不住脚。”

   “创新无止境,建设一流的钢铁厂在创新路上更不能停步”。李杨坚信,只有创新,不断挖潜,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在环境、能耗等多个方面,满足现代钢铁生产的要求。“现在,国家已经把循环经济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了。怎么实现循环,首先一定是利用先进技术把有害元素进行剔除之后再进行循环,而不是简单地把产生的废弃物直接利用;其次作为企业,循环经济必须实现低成本运营,才能真正健康地循环起来。”李杨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京唐公司海水淡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李杨的创新意识。

   京唐公司目前拥有国际最先进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利用生产中的低温热源作为原动力,一年处理海水5600万吨,但李杨并不满足。

   “海水淡化需要的蒸汽相对压力低、温度低,必须通过减风减压降低高品质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生产成本高,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电气工程师沈军介绍说。针对这一问题,李杨提出,把海水淡化和发电机组结合起来,组织实施 “海水淡化前置发电,乏汽制水”项目。利用两台130吨工业锅炉燃用钢厂富裕煤气产生中压蒸汽,推动两台2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将发电后的乏汽(压力低于0.035兆帕的蒸汽)直接作为海水淡化热源送入海水淡化产水。以汽轮发电机组负背压排汽作为海水淡化热源、以海水淡化装置作为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使用,并达到两者协同启动运行,既提高了发电能力,又大幅度降低海水淡化运行成本,实现了水、电、热三联产。这在行业内和国际上均属首例,项目成功投产后,年效益达到6800万元,为低端能源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创新,就要比别人快,比别人想得超前、想得多、想得远,甚至走在国家标准前面。2013年2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新环保标准规定,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从2014年7月1日起,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标准执行100毫克/立方米。但这对京唐公司来讲已经达到了。

   早在京唐公司300兆瓦发电机组建设初期,李杨就提出设置三层催化剂,两用一备,即达到现行的排放浓度标准300毫克/立方米。如果三层都启用,即达到排放浓度100毫克/立方米标准。

   如果说这是李杨超前意识的体现,那么,李杨在追求更加安全、经济、稳定低氮燃烧技术时,更是体现了他在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坚定追求。

   李杨提出:将热值低的高炉煤气放在下层燃烧,高炉煤气全开;焦炉煤气热值高,放在上层燃烧,焦气富裕的情况下再增开其它层。他还分别针对发电负荷、燃料参数、燃料量及氧量参数等多种因素情况,总结出9种锅炉低氮燃烧优化调整运行方式,使燃料型氮氧化物含量大幅降低。通过合理燃烧调整,锅炉燃烧过程中的一次风量、二次风量等都大幅降低,处理原烟气所需液氨用量也减少50%。排烟温度降低了5摄氏度,锅炉效率提高了0.5%,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

   绿色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机组本身,李杨还充分利用京唐公司位于海水资源充沛的渤海湾的优势,提出用升压后的海水对发电机组凝汽器进行直流冷却,再充分利用直流冷却后的海水对机组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烟气进行脱硫,利用海水的天然碱性“吃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而吸收二氧化硫“养分”的海水经过曝气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后回流大海,形成了海水的梯级利用。海水综合利用技术让京唐公司能环部尝到了甜头,海水直流冷却每年可减少1800万吨的淡水消耗,而这种海水脱硫,既不需要采购脱硫剂,又没有废水、废渣排放,脱硫效率可达92%至98%,在降低机组运行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减排。

   现在,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曹妃甸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集,面对钢铁业的转型发展,京唐公司被寄予了厚望。“当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跳出钢铁看钢铁。”李杨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钢铁企业的利润可以不仅仅来自钢材。作为综合工业的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钢渣、铁渣、除尘灰、粉煤灰及余能、余热、余压,能不能通过加工变为产品?钢铁企业要转型,产品转型的同时,结构也要转。钢铁业可以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围绕钢铁产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拉长产业链,扩展利润的空间。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在京唐公司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李杨展示了高超的技能。这是他拥有丰厚知识的结果,有两本书说明了这一点。一本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一本是论述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的专业书籍,而它们的作者正是李杨。再翻看他的论文:《高炉拨风保护装置的研制》《采用余热蒸汽驱动机械设备的节能方法》《耦合式盐平衡模式下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研究》《利用海水淡化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探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在钢铁联合企业煤气、蒸汽零排放中的应用》《焦化废水在钢铁联合企业的零排放技术》,每一篇都代表着当时行业先进技术的应用,都试图敏锐地探寻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而这些专业著作的文字背后,记录着李杨沿着学习的阶梯不断进步的足迹。

   学习知识,用知识使自己更强大,是李杨从小印在心里的信念。“我很庆幸从小到大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李杨把自己的成长进步归功于环境。

   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父母又是教师,李杨耳濡目染了获取知识的乐趣,养成了执著于学习的习惯。

   “学生年代虽然不是成绩最好的,但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做项目,在实践中去理解,开阔自己的思路,主动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学会融会贯通。”李杨说。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也许是清华园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勇攀科研高峰的探索精神,在年幼的李杨内心深处埋下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种子,使他永不满足对知识的渴求,带领他不断探索科技最深领域。

   “他上工程硕士研究生班时,为了不影响宿舍里其他同事休息,花100块钱到老古城租了一间不足6平米的小平房。”高炉鼓风机作业区作业长卢成浩还记着当时屋子里的环境。“房间小,李杨从二手市场买了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基本就占满整间屋子。三伏天儿,没有空调、电扇,他就光着膀子捧着厚厚的书,‘与世隔绝’一样钻了进去,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

   “学习对他来说,犹如空气和水。知识对他来说越多越好。” 京唐公司能源中心主任汪国川回忆说:“当初在动力厂时,李杨是设备科长,学风机专业的他并不满足局限于此,还努力学习电、水、燃气方面的知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总是和我们不同的专业人员借书,像个‘无底洞’一样,多少知识都不能满足他。后来大家发现,他比我们学这个专业的还专业,时常被他问倒。比如为了把供电方面的工作弄明白,他把当时动力厂电气设备的每项制度逐条梳理完善,建立了更加科学完善的电气系统运行、检修、维护体系,他熟悉的程度令专业人员都很吃惊。”

   更让大家吃惊的是,他在解决4250风机时的出色表现。

   “4250风机振动大的问题解决了。听说是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这个消息在已经退休的老师傅们中间“炸了窝”。“真想不到,这可是我们干了一辈子都没解决的问题啊。”

   4250风机是给首钢北京厂区2号高炉送风的,这台风机是1959年上海汽轮机厂出的试制品,全国仅此一台。由于设备陈旧又缺乏备件,风机振动大且供风量不足,经常因为其故障影响生产。

   “当时最大振动量是7道儿(1道等于10微米),不管怎么找正调试都不灵,大修了几次也没彻底解决。振动解决不了,再好的机械也用不住。”能环部设备管理处处长张长海回忆说:“经过李杨带领大家进行改造之后,最大振动1.8道儿,要知道优秀的标准是小于2道儿,进口的新设备也就3、4道儿。这么老的机器修成这样,内行人都震惊了。”

   为了彻底解决4250风机振动大的问题,李杨盯在现场寻找原因。“不能从找中心、找水平等表面因素考虑,一定要找到产生振动的内部原因。”在利用检修时间切开风机后,李杨发现是因为器件热膨胀导致的故障。西安交通大学风机专业毕业的他,便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采用“全可控涡”节能空压机转子技术,对原有机组进行了系统改造,使高炉鼓风机流量提高了14.5%、压力提高了75%。1992年12月,这个项目通过冶金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为我国冶金企业鼓风机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一个良好范例。

   张长海至今还记得李杨刚入厂不久的一件事。当时李杨大学刚毕业,是首钢动力厂机动科实习专业员,一天他拿着一张图纸来找时任检修班长的张长海。接过图纸一看,是3号风机冷却水改造的详细方案。“当时我就想,3号风机是前苏联引进的‘老古董’,冷却效果不好是多少年都解决不了的,你一个生瓜蛋子能折腾出圈儿?”

   张长海指着图纸,特意强调:“我可完全按照你的图纸做,管道、截门、兰盘、垫片都按照上面选。”

   “没问题,咱们一块儿干。”

   结果改造完成后,3号风机冷却效果大幅提高,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张长海从心底对李杨竖起了大拇指。“问过他之后我才知道,为了摸清原因,他冒着酷暑、忍受噪音,在现场足足盯了半个月。了解冷却水水质,测量尺寸,选设备,定方案。”

   李杨凭借着这种钻劲儿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技术难点,形成了多项专有技术,并在首钢集团推广应用,提高了首钢整体技术水平。

   通过深入研究首钢北京地区的高炉鼓风生产,李杨研发了各个单元之间的联通保护装置。通过简洁、实用的技术路线解决了各个高炉单元之间的供风互备问题,提高了高炉供风的可靠性,降低了供风设备的投资。这项成果在首钢北京地区应用共制造安装了三套系统,经统计,在1993年8月至1999年12月的投入运行期间,三套装置累计运行5864天,共计动作88次,有效81次,成功率达92%,为首钢取得经济效益3483万元。后来,这项技术先后在首秦公司、迁钢公司、京唐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

   在“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项目中,作为现场总指挥,李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技术攻关、设备改进等工作,他和同事们克服“非典”的困扰,于2003年5月31日在首钢北京地区三高炉上,首次实现了高炉煤气的“纯干法、全负荷”运行。采用干法除尘后,高炉节水、节电、提高TRT发电量等综合节能效果显著,每年取得经济效益1052万元。这项技术成为首钢专有技术后,为首秦公司、迁钢公司及京唐公司的高炉干法除尘项目的成功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技术负责人,李杨和专家们还一起研发了“AV100-17轴流压缩机研发”项目。“AV100-17轴流压缩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国产化高炉鼓风机装置,项目的成功研发填补了我国大型高炉鼓风机装备制造的空白,结束了中国在该领域依靠进口的历史。

   在京唐公司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李杨再次深入自己不曾熟知的领域——推进信息化手段与设备管理的融合,形成以ERP系统为核心,业务子系统为支撑的管理信息化模式。他围绕ERP系统设计的8个模块进行全面梳理,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不断推广、开发信息化应用。设备专业信息化系统对设备管理业务形成了有效的支撑,通过检修项目、检修材料、备件及预算审批业务的关联,实现与财务管控及结算业务的有效集成,满足了京唐公司成本核算的需要,同时与设备专业的点检系统、仓储配送系统紧密集成,实现了企业的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的三流合一。

   结合设备检修管理的实际需求,李杨还对点检信息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开发,借助信息化,将点检、检修、标准化及规范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物料管理、过程监管、费用控制、实绩分析、信息共享的一体化检修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现场工作与信息化手段的充分融合,强化了各作业部点检到位管理,各作业部漏检率实现由30%到零的突破,使故障停机时间大幅降低,保证了生产的顺稳。

   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跨越。李杨把知识的力量发挥到科研项目的研究当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挚爱,是胸中不息的热流

   每次从北京的家回到曹妃甸,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这是李杨的习惯动作。“电视固定在儿童频道,不为看,只为有个声儿,有点儿家的氛围。”已为人父的李杨深有感触地说。

   身在京唐,家在北京,李杨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一颗心两头揪着更难受。”因为年龄偏大,李杨爱人从怀孕三个月起就被诊断为先兆性流产,而那段时间正是京唐建设最要劲儿的时候。每次接到爱人住院的电话,李杨只能忙完手里的活儿,半夜再往北京赶。手握方向盘,李杨的心被北京和曹妃甸这两个相距300公里的地方来回拉扯。

   他永远忘不了那幸福的时光:2007年,已过不惑之年的李杨,迎来了自己心爱女儿的降生。本来不想惊动任何人,却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孩子满月的那一天,京唐项目筹备的同事自发地送来了祝福。幸福来得太突然,李杨感动了:“大家还给我女儿发了个‘京唐下一代’证书,编号001,每个人都在上面签了名。我想,大家祝福她的同时,也在期盼公司像她一样茁壮成长。”

   爱女儿,李杨更惦记着年迈的父母。李杨是孝顺的,但工作的繁忙让他顾不上孝敬二老。从到西安上大学起住宿舍,到首钢工作以后还是住宿舍,再到曹妃甸,离得多、聚得少,他几乎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父母待在一起。

   “母亲病重了!”这个消息像个晴天霹雳。“无论如何要多陪陪母亲。”在病房,突发心脏病的母亲躺在床上,李杨日夜守候在她身边。“我们说替替他,他就是不肯。”卢成浩说:“在一次探望时,我看见他脸发黄,嘴唇干裂,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在京唐项目建设时,我们曾一起两天三夜没合眼,也没见他憔悴成那样。他不光累,还伤心,他心里觉得有愧,他说借钱也要治好母亲的病。”

   “我母亲走了。”20天后的一个大清早,卢成浩接到李杨的电话匆匆赶到他家。见到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都来了,李杨哭了。几个钢铁硬汉子,抱在一起哭个痛快。

   “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他掉眼泪。”卢成浩动情地说。

   那一晚,李杨跪在母亲灵前,守了一夜。

   钢铁汉子也柔情。对家人,他饱含深情;对同事,他一样充满爱。

   “他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能为一个技术问题与你争得面红耳赤。但之后,他还是那样热情。你要是在技术上扳倒他,他还佩服你,请你吃饭。”卢成浩说, 2008年京唐项目建设期间正赶上奥运会召开,项目调试的外国专家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到位,大家都为工程进度捏着一把汗,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地上。可李杨每到一处都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一项一项地抠细节,他说:“一个钢铁厂的好坏,公辅设备非常重要。安装过程中的小问题,可能造成生产中的大问题。在我这里,不允许找任何客观。”卢成浩心里不服气:大家每天不分白天黑夜盯在现场,都已经非常尽力了,不能过于苛求了。可当卢成浩看到李杨也和大家一样,连续几天盯在现场,中午连饭都吃不上时,他也被感染了。一次,试车失败,大家垂头丧气,一直忙到凌晨一点还没顾上吃饭。这时,李杨塞给卢成浩两包方便面,对他说:“不要紧,先吃点东西吧,天亮接着试。”卢成浩鼻子一阵酸楚。

   风沙、严寒、酷暑、烈日……当人们都避之不及的时候,京唐建设现场上许许多多建设者却在几十米、上百米高的平台,十几米、几十米深的地下履行着首钢产业工人的庄严诺言。

    “面对同事们的努力和咄咄逼人的工期压力,我感到很纠结,心里非常痛苦,那是一种煎熬。”李杨说,就拿当时海水淡化的调试来说,当时蒸汽很少,每个项目只有三天的调试时间,到了最后一天晚上还没找到故障原因。当时仪表管路都冻了,大家只能拿开水烫完接着试,看着他们趴在冰冷的地上争分夺秒地抢工期,作为部长,我很心疼,但没办法,只能咬紧牙关往前闯。

   “身先士卒,他从来不把自己当领导。”汪国川回忆说。高炉煤气管道检修时,卡盲板是非常艰苦的差事,要在带着压力的2米多粗的管道中间插进盲板,煤气稍有泄漏就会造成危险。在20多米高的检修现场,几名工人戴着“猪鼻子”正在操作,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正在检修工人们身边指导施工,他正是当时作为动力厂设备厂长的李杨。大家感动了。从那以后,动力厂的所有检修,不分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不分班组长和厂长,再苦再危险,你都能看到干部和一线职工在一起并肩作战。

   “在他身上我们学了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他懂得多,跟他干活儿心里踏实。”

   “他带着我们和德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谈判,技术知识就是我们有力的武器,外国人都佩服。”

   “他关心我们年轻人的成长,学习上、生活上,还不忘为每对结婚的年轻人送礼物。”

   这就是李杨,一个柔情铁汉,一个充满挚爱的人,一个用真情带领大家一心要创造最美好前景的人,一个用执著让梦想飞扬的人。

热门新闻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