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政出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潮汐
时间:2014年01月10日浏览:1944次收藏分享: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似乎又到了潮汐再来的时间点,充当这一次的弄潮儿的,是机器人。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后,几乎每隔20年左右就会迎来一轮科技革命,业内将这一发展趋势划分为计算机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个阶段。在此轮智能化大潮中,机器人的普及将是一场重头戏,并已潮头汹涌。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
专家分析,在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持续推动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需求动力强劲,未来通过机器人取代人工将不可避免,预计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44000台,增长31%。
工信部推出新政
最新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具体的发展目标为: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信部强调,将选择汽车、船舶、电子、民爆、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等核心技术研究,攻克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并形成生产力。
与此同时,工信部还给出了五条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统筹协调;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利用现有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智能制造装备专项、技术改造专项等资金渠道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并积极开拓新的政策和资金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上述《意见》这样写道。
受此消息影响,近日来智能机器板块大涨,多只个股涨停。市场人士分析,相关上市公司将因此受益,包括南京熊猫、法因数控、海伦哲、蓝英装备、亚威股份、智云股份、工大高新、瑞凌股份、钱江摩托、科大智能、雷柏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值得关注。
中国机器人网首席运营官赵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机器人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几大类,其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每年的产值规模在200亿元左右。
年增幅将超过三成
2013年,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和智能产品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工业初步发展。集精密化、智能化、柔性化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逐渐从汽车制造业向其他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推广。
2013年初,OEM巨头富士康开始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大量配备工业机器人,罕见的“停止招聘”计划更是把富士康用机器人代替工人的声势推向高潮。
事实上,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兴起从2013年前三季度的财报已可见一斑。新松机器人的财报显示,2013年1~9月份,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9.8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36%,达到1.53亿元。
该公司在其财报中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依托产品、技术以及综合实力的优势继续扩大市场,其中,新增订单同比增长51%,公司业务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16亿元,同比增长51%。
“制造业变化正在冲击我国现有产业格局,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通过机器人取代人工将不可避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专家告诉《机电商报》记者,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配置可保障产品的一致性,降低由于电池匹配所带来的功率损失,也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目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性价比已高于人工。
根据上述专家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紧密融合,将推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汽车、航空、电子制造等行业将更多采用智能机器人来代替人工。赛迪智库预测,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44000台,增长31%。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工业机器人前景令人瞩目,服务机器人也开始受到关注。国信证券分析师称,一方面,服务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也才刚起步,是中国和外国起跑线差距最短的机器人领域;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是蓝海市场,不同于在标准化的工业机器人领域众多厂商比拼价格,服务机器人公司可以选择不同的研发和销售方向,从而获取高毛利率与蓝海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