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新闻技术产品供应二手培训展会物流维修求购招商招标招聘企业

新闻

在这里读懂中国机械行业 搜索 搜索
新闻首页行业资讯政策协会企业荣誉人物访谈展会快讯职教新闻新年寄语
您的位置:盘古机械网>新闻资讯>行业资讯>详情

《大国重器》媒体应为中国装备工业振兴与发展注入正能量

时间:2013年12月05日浏览:1743次转载:http://www.pgjxo.com收藏分享:

  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装备工业的纪录片,《大国重器》的可贵之处是为中国装备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极大激励了中国装备工业从业人员与全国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中国装备工业发展离不开中国媒体的鼓与呼,希望中国媒体能以《大国重器》为借鉴,加大宣传力量,为中国装备工业振兴与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今年以来,国家高层领导在东南亚及中东欧访问期间,频频向这些国家推介中国的高铁装备与技术,中国高铁技术的出口前景再次变得光明起来。作为中国媒体也应积极行动起来,在舆论上为中国高铁的发展与出口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高铁是我国在大国重器领域后来居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多的领域之一,也是中国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大国重器,堪称中国大国重器的“领头羊”与出口先锋。中国高铁与其它隐藏在“幕后”(工厂、工地、海上、空中)的大国重器所不同的是,它与百姓生活、出行关联度最高,自然也得到中国媒体的格外“关照”,可中国媒体对高铁更多的是一种负面“关照”。自高铁发展以来,对其批评、指责、非议竟成了媒体报道的“主流”,中国高铁正是在一片“骂声”中顽强发展起来的。
  中国媒体应反思的是在2011年对“7·23”动车事故恶意炒作的深刻教训。“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是在短短7分钟出现罕见100次雷击,导致信号(红绿灯)系统失灵,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由此导致人为操作失误,应该说天灾引发人祸,并不是中国高铁技术不行,更多是管理上的原因。可国内媒体却一边倒的指责中国高铁技术不行、不可靠,而且这种指责不是科学分析、客观报道。这时恰好是日欧对中国高铁知识产权横加指责的时候,这事件背后充满了国际利益的竞争,日欧不愿意中国高铁后来居上超过他们,成为他们的竟争对手,中国动车事故恰为西方媒体攻击和贬低中国高铁技术提供了机会,国内媒体的恶意炒作也正好为西方煤体恶意攻击提供了口实,起了助纣为虐的恶劣作用。一时间中外媒体有意无意“联手”用恶毒语言漫骂、攻击中国高铁,欲除之而后快,中国高铁差点重蹈“运十”下马悲剧。 
  恶意炒作结果是全国正在施工的所有高铁项目全部停工了,既然你中国人自我贬低自己的高铁技术,又怎么能指望国外敢采用中国高铁技术。当时,有十几个国家本来有意引进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结果合同全部停止了。直到现在,仍有一些国家对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出口设限,如巴西禁止中国参与其第一条高铁即里约热内卢至圣保罗高铁项目的竞标。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媒体对本国高铁重事故报道的相对宽容和客观,一般把事故归结于管理上的原因。因为技术上原因与管理上原因性质完全不同,技术上原因意味着高铁技术不可靠、不安全、不能用,而管理上原因是人为因素,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1998年6月3日,德国高铁也出现导致101位乘客丧生的重大事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高铁事故。但没有一家德国媒体指责德国高铁技术不行,德国并因此没有停止发展高铁,而是重拾信心,继续发展,最终奠定了世界高铁大国的地位。 
  按照规划,中国将于2020年建成四纵四横高铁网,届时全国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上都要通高铁,中国将成为首个实现全国范围内高铁联网的大国,高铁成网将极大促进中国不同地域之间人流与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与交融,把中国经济联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也在交通上让中国成为亚洲中心,促进泛亚铁路网及新丝绸之路铁路建设,至少会拉动中国经济50年,因此,中国目前高铁建设不是超前而是滞后。在促进高铁发展中,中国媒体应吸取“7·23”动车事故恶意炒作的深刻教训,对中国高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宽容之心,应当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味横加指责。在舆论上应予以高铁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要为中国高铁的发展造势与鼓劲,要输入更多正能量,从而为我国高铁技术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热门新闻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