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新闻技术产品供应二手培训展会物流维修求购招商招标招聘企业

技术

搜索
技术文章机械知识技术技巧论文试题维修知识招投标知识
您的位置:盘古机械网>技术文章>机械知识>详情

东风朝柴:我要成为“数控企业”

时间:2008年09月13日浏览:615次收藏分享:

 如果是六趾脚,你敢于剁掉多余的一趾吗?

  “可别诅咒我!”很多人听到这种假设性问题时,估计会生气地提醒道。即使有胆量的人,也会犹豫再三而回答不出来。

  是啊!“削足适履”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对于企业而言,有胆量“削足适履”的想必极少。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地处辽西偏僻地区的东风朝柴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前几年朝柴ERP启动大会上,其总经理赵庄就强调了朝柴一定要贯彻执行“削足适履”的策略。“穿上SAP这双水晶鞋,企业会跑得更快,如果我们脚是六趾,哪怕是血淋淋的也要剁掉多余的一趾,一定要穿上这双跑鞋。”赵庄如是说。

  如今,除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PDM(产品研发管理)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都在朝柴有效地展开着,通过信息化管理,这些年来朝柴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多年稳坐中国轻型柴油机行业龙头老大位置。

  “企业要适应软件,就要‘削足适履’。”在日前接受《中国机电工业》专访时,赵庄总结朝柴的信息化应用经验时说道,“不能把软件拆散了使用,像SAP系统已被很多世界500强企业应用,这说明它融合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在我们还没有理解和掌握之前,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认识、学习和消化它,用国际上最成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信息化之路

  其实,这种感悟并非赵庄一时想法。是企业适应软件,还是软件适应企业?朝柴经历了多年的摸索。

  还记得《第五项修炼》中的这则故事吧: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他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一条生气的蛇溜了出去为止。

  或许,每次朝柴人看到这则故事时,都会放慢阅读速度、陷入沉思,回想起当初朝柴的信息化之路也是如此演绎……

  据了解,朝柴最早于1984年就迈出了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当时,朝柴投资18万元从美国引进了ALTOS68000高档微机,在财务、成本、库存等三个单项工作中试行计算机辅助管理。从公开的朝柴资料来看,关于这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情况鲜有记载,但从以下这段朝柴人的自我评价中也许能看出一些信息,“至于运用的效果如何先且不说,单就朝柴地处辽宁西部偏僻地区,地方经济和交通欠发达的中小城市,朝柴管理者能够前卫地认识到计算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敢于将计算机运用管理之中,不能不佩服朝柴管理者的胆识和战略。”

  此后的1994年,朝柴正式成立了“计算中心”,专门负责企业总体信息化开发建设工作,并确立了“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需求驱动、小步慢跑、慎重引进、注重实效”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思想。

  之后的又一将近10年时间内,朝柴分别引进了多个信息化项目:1997年引进了北京利玛公司MRPⅡ系统,实现了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和投料计划的自动编制与下达;2000年启动了“三维CAD工程”,2001年启动了“东风朝柴办公自动化信息综合平台建设”项目,2003年引进用友财务管理系统等等。

  这些信息化项目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朝柴发现:几套软件虽然独立运行都很不错,但是由于没有相互联系的通道,各个部门的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各部门都存在大量重复性劳动。由于信息不流通,不了解库存情况的生产部门,生产计划只能凭经验和感觉;采购部门在制定采购计划之前,还必须先去仓库查看缺货情况;仓库管理人员在进行入库、出库操作前,也要事先查验一下生产线的备件剩余情况。这种传统的信息化实现模式,使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从而导致了企业表面上看局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生产效率提高并不大。

  这样的状况着实让赵庄很不满意。从1980年代起就接触计算机的赵庄,对计算机的强大功能颇有了解,连电脑游戏都很拿手,因此从1990年代主管信息化工作起,他就意识到,像朝柴这样处于偏僻地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老国有企业,只有利用好计算机,才会有很大的发展。

  然而,朝柴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利用好计算机呢?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