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域种业股份公司是中国种业五十强企业之一。作为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核心企业和依托单位,公司不断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品牌为目标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实施专利、技术标准、人才三大战略,推进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搭建院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规,有效地调动了公司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公司先后获得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荣誉,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组织40余项国家和自治区各类项目的实施,与十几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同跨国种业集团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我们坚持常规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田间杂交筛选与室内分子鉴定相结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新品种67个,其中西域金黄1号是新疆第一个通过品种登记的厚薄皮甜瓜杂交新品种,西域冰淇淋无籽西瓜新品种填补了我区花皮黄瓤无籽西瓜稀缺的局面;累计引进、示范、推广瓜菜、花卉、啤酒花种子(种苗)繁育、大田农作物新品种的开发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设施园艺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6 类17项技术,筛选出的细菌果腐病检测试剂盒,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水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目前,公司平均每年都有3~5个新品种通过审定,并能在1~2年内迅速转化。新品种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整体销售额的40%以上。
目前公司在区内外建有2个研发基地、15个品种推广、试验站,在国外建立8个试验基地,构筑完善的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成果转化,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国内32个省区及国外10余个国家、地区。自主研发品种产值占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高新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到48%,名牌产品占区内种子市场份额的58%、占国内的17%以上,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加大内部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十五”期间,公司聘请了中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吴明珠和一批农业专业学者为研究顾问,建立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稳定科研队伍,中级以上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9%。科技投入也逐年增加,年均超过1000万元。“西域”、“好乐”、“美邦”、“昆宝”、“丝路”、“康尤美”名牌产品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的6%。投入800万元,建立了一个具有植物病理检疫、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功能的科研中心,2座100吨实验保鲜库,占地11.4公顷的现代化温室。这些都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健全了生产流通管理、质量监督检测、财物激励保障三个体系,把产、加、销各个环节都纳入了标准化管理范围。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产业运行机制创新。坚持用经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探索实践了“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深入推行了“公司+基地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企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打破了地域、行业界限,形成了“区域合作、异地联合、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
公司全面推进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在内部推行知识管理,建立知识仓库,加快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获得比其他企业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好成本优势、经营优势和产品优势等。工作上采取项目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度,小环境内给予他们绝对自主权,将风险与回报挂钩,从政策上形成鼓励成功、允许失败的宽松环境。同时公司对不同类型人才用不同的奖励办法,如对从事经营的人员按销售后利润提成和销售额提成进行奖励,对管理层用管理指标完成好坏分等奖励,对科研人员按其取得科研成果贡献大小与品种推广销售额提成挂钩,对于成绩优秀的科研人员单独重奖,给科研人员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获得成果后丰厚的回报,使个人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以实现,最终使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公司每年考核发放的奖金达150多万元,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奖金超过10万元。
三是发挥引领作用,增强示范、辐射能力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公司先后成立了种业事业部、农业事业部、油脂加工事业部,将新品种培育发展到下游新品种<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