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免费注册】

首页新闻技术产品供应二手培训展会物流维修求购招商招标招聘企业

技术

搜索
技术文章机械知识技术技巧论文试题维修知识招投标知识
您的位置:盘古机械网>技术文章>机械知识>详情

以科技创新推动棉产业科技进步

时间:2008年08月12日浏览:215次收藏分享: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在我国棉产业和纺织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适应棉产业发展需要,“国家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于1998年经科技部批准在新疆组建,成为新疆第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中心组建以来,国家科技部发挥中心的行业领军作用,长期支持中心牵头完成以棉花攻关项目为主的棉花综合研究工作。使中心围绕推动新疆棉花生产技术进步和棉产业升级,不断加强棉花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化研究能力,为促进新疆棉产业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聚集科研力量集成创新联合攻关,提高区域棉花科技创新能力

    中心自“九五”开始参与国家攻关项目中的“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十五”作为主标单位负责国家攻关项目中“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开发与示范”的组织实施。在项目管理上中心实行了首席专家负责制、专家监理制和课题滚动管理制。在项目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打破行政、地域、行业的界限,融合地方、兵团相关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的优秀人才和技术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参与协作单位达50多个,聚集了区内外各类棉花科技骨干300多人,其中包含种植、加工、纺织各行业,涉及数十个学科和专业,实现了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联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棉产业科研体系。不但提高棉产业科技创新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做到边研究试验、边示范推广,使成果快速转化,既获得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又检验了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全面带动我区棉产业技术升级。

    在研究内容上我们注重对涉及棉花生产的各专业的新技术集成创新,构建了“适应高密度棉田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高密度覆膜栽培条件下的棉花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区域性棉花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体系”、“棉花专一品种专用纱产业化工程建技术体系”等六大技术体系,有效提高了棉花质量和效益;先后建成4个核心试验区、4个示范区、8个试验点,遍布全疆各大棉区。通过联合攻关以及示范区的辐射作用,使新疆棉花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棉花总产已达195.70万吨,占全国的34.33%,皮棉单产 112.23公斤,连续十多年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成为稳定我国棉花市场的战略性区域。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棉纺产业一体化技术体系

    中心立足新疆棉花多类型生产优势,以纺纱市场对棉花类型的多元化需求为导向,围绕提高棉产业整体效益和满足纺纱对原棉一致性、稳定性的要求,通过棉花良种繁育、棉花生产、轧花加工、纺纱等环节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按照“专用品种—专用棉—专用纱”的一体化思路,把产业链各个技术单项有机地对接起来,创建了专用棉品种扩繁、种植、轧花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棉花纺织产业技术体系。同时以品种区域布局为切入点,以科技型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区域品牌战略,通过棉产业技术集成和体系创新,首次提出和构建了集品种选育、扩繁、种植、轧花、纺织及销售为一体的棉纺产业化模式,实现了专用棉品种—专用棉—专用纱—市场的对接。中心还开展了种子标准、原棉标准、种子加工及原棉轧花、区域化种植技术、检测等技术标准的研制。标准研制立足新疆本地特点,根据新疆的气候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等,同时,按照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提出的新方向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以仪器化检测为基础的HVI(大容量棉纤维检测仪)试验方法和棉花质量HVI指标体系,提供了棉花纤维快速准确检测的方法和指标的技术依据,实现了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接轨。棉花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新疆优质棉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了原棉质量。

    三、强化中心交汇点功能,着力棉副产品开发研究

    中心与新疆理化所精细化工工程中心和中石油石化科研所合作,首次将棉籽—棉籽油—生物柴油进行一体化研究,重点进行技术联结,解决工程化研究各阶段关键技术难题,目前研究已获取了生物柴油样品及工艺参数,对影响较大的酸度控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开始进入物柴油与石<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