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锻压集团是我国液压机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全国液压机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机械压力机标准委员会委员单位。近几年来,合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先后获得“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科技创新型试点企业”和“2007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被业界誉为“中国快速液压机的摇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合锻集团今年1~10月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跃居中国机械工业重点企业前100家的第67位。通观合锻的发展之路,可以概括为:打出四张王牌,洗出了企业发展的新格局。
整合牌——产业在互补中做强做大
近年来,国内外机床企业纷纷走重组、整合之路,都想在重组与整合之中不断把企业做强做大,这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重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与渠道共享,实现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如果说原有体制下的合锻发展已到了“山重水复”的话,那么2003年重组后的合肥锻压集团来说,则显现出了“柳暗花明”。
不必用太多言辞述说原有体制存在的弊端。而合锻2003年在人员减少一半、工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却增长了30%的“旗开得胜”,以及2004年以来平均30%多的增长速度已具有说服力。
“我们的目标是做全球最好的液压机,做全球一流的母机行业。如果中国的民族工业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中华民族就强大了。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贡献,这是我一生的梦想”。2004年初,刚刚接手合锻并担任董事长的严建文在董事会及高层会议上深情地说。
严建文这番话很快变成了现实。经过3年的紧张建设,距合锻老厂往南20多里开外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那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如今拔地而起的是一排排雄伟的新厂房,显示出现代化大工业群的磅礴气势,这里崛起的,将是亚洲最大的压力机制造产业基地!该项目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合肥市“1346”计划重点项目,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89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投资高达2.4亿元,全部加工装备均为世界一流水平。步入这座堪称国内最大规模之一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的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高水平、大吨位的液压机在这里制造出来,并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绘就新的蓝图只是开始,而在这个新蓝图上不断把产业做强做大才是合锻人的终极目标。他们在发展大型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的同时,还涉足工程机械等其他领域。
2007年2月14日,合锻工业园二期项目、年产15000台叉车的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新建的叉车项目占地150亩,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一期工程预计2008年完工,可形成年产10000台叉车的规模;全部工程竣工后,可形成年产叉车15000台的规模,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合锻加盟叉车工业,不仅使安徽叉车工业呈现国有、外资和民营资本并举的局面,显著增加了安徽叉车工业的整体实力,也使合锻向多元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5月30日,合锻办公区从望江路整体搬迁到开发区工业园办公;8月21日,最后一台设备顺利搬入新区。至此,合锻人经过三年的艰辛和努力,终于步入了这个现代化的工厂,并大显身手;
7月18日,合锻集团叉车公司首批三款5~7吨的六辆叉车如期下线。合锻叉车项目从筹建、规划设计到试制成功,只花了半年多时间,其速度不得不让人折服。到今年年底,将共有16款新型叉车下线。新的叉车厂房已经建成,生产线也正在紧张的安装。到2008年底,合锻叉车项目将达到1.5亿元生产规模;
9月9日,合锻集团装备配套产业园项目与合肥桃花工业园管委会正式签订入园协议。该项目占地1000亩。一期开发600亩,总投资9.2亿元。项目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叉车配件板块,以及合锻集团的蚌埠晶菱数控立式车床项目、六安双龙数控机床项目、马鞍山万马加工中心项目、蚌埠奥力数控压力机项目板块等。产品以锻压设备、金切机床等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电动汽车为主。一期项目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