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污染历来已久,最近几年尤为重视,但效果不甚显著。我国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重金属。根据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耗时9年的调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数据触目惊心。
原因多,修复难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诸多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吴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是长期过度施用农药、化肥,以及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污染,我国每年化肥施用量超过4100万吨,污水灌溉农田面积超过330万公顷。其次,在大中城市及工矿业发达地区,矿石冶炼、燃煤等工业三废排放活动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再次,南方省份土壤重金属天然含量高,加上耕地土壤日趋酸化导致重金属污染加剧。
此外,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经过日晒、雨淋、水洗,污染得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造成周围土壤甚至地下水的严重污染。铀矿和钍矿开采、核废料处理、燃煤发电厂、磷酸盐矿开采加工等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污染土壤修复表现为一个技术问题,但中国环境科学院总工程师李发生在接受采访时多次强调,工程的总体设计需要美学支撑。他指出,场地修复事业中的人文科学,包括人的素质、人文环境,也包括所匹配的政策。场地修复中的人文问题目前在国内极少被关注。比如修复公司应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去工作,这样许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甚至,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考虑场地修复工作的美学建设、景观恢复问题,采取措施降低能耗等。他主张美学管理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场地修复设计,污染场地到底适合做什么,在一开始就应该统筹规划。国内通常更多地强调使用功能,不会考虑那么深远。
事实上,修复是对污染场地的优化过程,要寻求对环境影响最小、视觉效果最好、更加安全的解决方案。同时,李发生认为,污染土壤修复产业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处理好各方关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首先是污染企业,其次是政府,然后是参与土壤修复的企业,还有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考虑到很多污染企业是国有企业,在协调利益关系时国家干预也格外重要。他强调,在协调土地开发商、公众、土壤修复企业、政府关系中,注重顶层制度设计,平衡各方利益,使这项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让和谐的人文之美与先进的修复技术相结合,恢复土壤的生态原貌。
公众参与机制不畅也是导致重金属污染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程红光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治理难的重要原因。因为企业的污染只有企业最清楚,公众并不是特别地了解企业的污染状况,也不具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他告诉记者,要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关键在于要以人体健康为指挥棒,转变环保相关工作的工作方式和重点,需要规划、产业、环保、水利和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控制重金属污染的暴露渠道。他建议,从提高重金属污染监测的能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权力分配体制等多个方面完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
修复产业,迎来初生但空间巨大《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拨款300亿元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明确以大中城市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据了解,未来全国土壤环保工作的开展领域将从目前较为单一的城市搬迁工矿厂区污染场地,延伸至污染面更广、修复难度更大的农田耕地、矿山水域等。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总工程师、工业场地污染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宋云介绍说,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调查与风险评估、修复工程、验收评估三部分。这就意味着,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逐渐发展为一条涵盖诸多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有统计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国内从事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达到300多家。
土壤修复在我国是一个亟待开启的新兴环保细分市场。据全国第四次环保产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同时,在我国环境服务业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企业占3.7%.宋云说,在政策驱动下,土壤修复产业展现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由于相当一部分农林牧用地和工矿业场地污染严重,还有不少传统产业将面临转产、搬迁或关停的现实处境,这些都给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