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课程性质和任务  序号  课 程 内 容 总学时数 讲课 实践课 学分 第一章       1、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混联  4、电功与电功率  5、基尔霍夫定律   6、万用表的使用实验(必做) 7、欧姆定律实验(必做) 8、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混联实验(必做) 9、基尔霍夫定律实验(选做)  39 8 3 6   4 4               6 2 4   2 2.5 第二章   1、电流的磁场  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磁化与磁性材料  4、电磁感应定律  5、电磁感应定律实验(选做) 12 2 2 1 5         2 1 第三章 1、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   3、单相交流电路   4、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涡流与集肤效应  6、变压器  7、R、L串联电路实验(必做)  32 6 4 8 6 1 5             2 2 第四章 1、晶体二极管   2、晶体三极管  3、放大电路基础   4、直流稳压电源  5、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与性能实验(必做)  21 4 5 6 4         2 1.5
    电工学是研究电磁现象及其基本规律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包括直流电路、磁与电磁、正弦交流电路、模拟电路四个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工程技术人员必需具有的电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进一步钻研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交、直流电路、磁与电磁、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通过学习学生必须具有阅读与分析一般的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能力;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分析和解决电工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并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三、 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直流电路 
内容:电路及基本物理量、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混联、电功与电功率、基尔霍夫定律 
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理解有关基本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 
2、了解电荷在电场中如何运动,了解电荷在电场中做功问题。 
3、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及应用,了解负载额定值的概念。 
4、 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混联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5、 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6、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复杂直流电路的基本解法—支路电流法。 
7、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8、熟悉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第二章:磁与电磁 
内容: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化与磁性材料 、 电磁感应定律 
要求:1、掌握电流产生磁场和磁场中通电导体受电磁力作用的知识,熟练掌握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 
2、掌握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能定性分析各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 
3、掌握自感的有关性质,能对自感和互感现象作定性分析。 
4、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自感系数的意义,并熟记它们的单位和符号。 
5、了解磁感应线的特点、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铁磁材料的磁性能,了解互感的有关性质及同名端的意义和标法。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内容: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 、 单相交流电路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涡流与集肤效应 、 变压器 
要求: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有关物理量,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2、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法,重点掌握旋转矢量法。 
3、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电路中的作用,掌握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及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的有关性质,并会做简单的计算。 
4、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5、了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 
6、了解涡流的一般知识。 
7、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模拟电路 
内容: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基础、直流稳压电源 
要求:1、 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主要参数、命名规定及简单的型号判别。 
3、 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主要参数及简单检测。 
4、 了解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5、 了解晶体三极管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及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6、 了解用图解法对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 
7、 了解分压式共发射极偏置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过程。 
8、 掌握单相半波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基本电路形式及特点。 
9、 熟悉常见的滤波电路的形式,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 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 104 ,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学时分配建议表 
    
        
五、 说明 
             
        
             
            
             
            
             
            
             
            
             
            
             
        
             
        
             
            
             
            
             
            
             
            
             
            
             
        
             
        
             
            
             
            
             
            
             
            
             
            
             
        
             
        
             
            
             
            
             
            
             
            
             
            
             
        
             
    
             
            
             
            
             
            
             
            
             
            
             
        
1、本课程的参考教材是《电工学》(第三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本课程可分为三个模块,即模块一:直流电路与电磁部分;模块二:交流电路部分;模块三:模拟电路部分。 
3、因取消了物理课程的教学,在讲授第一章内容是须补充场论方面的知识。 
4、 本课程总学分为7分。
业务咨询:932174181 媒体合作:2279387437 24小时服务热线:15136468001 盘古机械网 - 全面、科学的机械行业免费发布信息网站 Copyright 2017 PGJXO.COM 豫ICP备12019803号